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药资源,作为这一伟大事业的基石,不仅是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攸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中药资源创新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指导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形成规范化生产,实现中药资源有效保护机制和体系的形成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中药十强企业,以岭药业结合自身中医药发展底蕴和国家规范化生产标准,从源头便严苛把控药材质量,贯穿生产、成品全过程,推动中药资源的传承与创新,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自建、共建基地,规范源头管理
中药属于天然药物,中药材的质量与其产地、种植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指出:“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收,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元代李元恒《用药法象》也说:“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
为从源头把握中药材质量、保证公司原材料供应、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等多重因素,早在2012年开始就在河北涉县承包10万亩荒山荒坡50年进行连翘种植,通过示范带动、技术培训,当地连翘面积已有30万亩,年产值3.6亿元,保证药材质量的同时带动了乡村振兴。
之后,以岭药业中药材种养殖范围发展到全国,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截止目前,公司以自建、共建、联建等多种模式,在全国建设了50余个道地中药材基地,覆盖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大道地药材产区,涉及30余个中药材品种,为高标准的产品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官方配资平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炒股配资网站观点